基督教會恩典堂

早期基督教會的敵人 -- 猶太主義者

在這個信仰自由的世界,基督教信仰已經有著純正的教義。但回顧歷史,這些教義都是經過很多艱辛才形成的。從保羅宣教起,為著救恩觀就流了不少的汗水淚水,最後才被肯定的。身為外邦人使徒的保羅,在宣教時所面對的搞擾,最主要的是來自猶太主義者。在第一次耶路撒冷會議中,就為著:外邦人得救,除了歸信耶穌基督之外,是不是還必需行割禮,遵守摩西的律法?使徒、長老,並保羅等人進行詳細的辯論後,終於得著因信稱義 -- 清晰的純正教義。(徒15章) 律法並不是與福音反對,而是將來美事的影兒。(來10:1)耶穌說,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,我來不是要廢掉,乃是要成全。我實在告訴你們,就是到天地都廢去了,律法的一點一畫也不能廢去,都要成全。(太5:17-18)耶穌已經成全,如果要靠律法稱義的,是與基督隔絕,從恩典中墜落了。(加5:4)但這些猶太主義者在福音上,加上行摩西律法,他們被保羅稱為傳「另一個福音」的人。律法主義作為基督徒的生活準則,似乎是可以令基督徒達至完全,但保羅指出這只不過是想逃避因信耶穌而受到的逼迫。(加6:12-13)保羅曾經為此責備彼得,因為彼得向這些強調要奉行割禮的猶太人妥協。(加2:14)由於猶太人以律法誇口作為猶太民的優越感但基督的福音,已經拆毀中間隔斷的牆,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合而為一。(2:11-18) 這亦是神的奧秘。

猶太主義大多數是法利賽教門的人。(徒15:5) 在新約,法利賽人出現98次之多。要研究第一世紀時猶太歷史,可以看看歷史學家約瑟夫(約瑟夫斯Titus Flavius Josephus)有關的著作。在福音書中,經常提到法利賽人。「法利賽」的字根意思不能確定。耶穌曾責備嚴守律法的法利賽人,不是因為他們強調遵守律法,而是他們的偽善,律法上更重的事,就是公義、憐憫、信實,他們反倒不行。(太23:1-36)他們重視身份的權威和世俗的虛榮之外,又拘守古人的遺傳,而廢了神的道。(可7:1-23)保羅歸主之前亦是逼迫教會的法利賽人(腓3:5-6)。保羅在耶路撒冷,被人誤會帶著希利尼人污穢聖殿,(徒21:28)在公會分訴時,保羅曾經藉著法利賽人對復活、天使、和鬼魂的信念,挑起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的內訌,更而帶出耶穌基督復活的信息。(徒23:1-10)如果願意歸信耶穌,撒都該人也就放棄撒都該人的身份,但法利賽人仍然可以自稱為法利賽人,不過誇口的是指著主誇口!保羅說,就律法說、我是法利賽人、就熱心說、我是逼迫教會的、就律法上的義說、我是無可指摘的。只是我先前以為與我有益的、我現在因基督都當作有損的。不但如此、我也將萬事當作有損的、因我以認識我主基督耶穌為至寶。我為他已經丟棄萬事、看作糞土、為要得著基督 。 (腓3:5-8)又說,你們得救是本乎恩、也因著信、這並不是出於自己、乃是神所賜的、也不是出於行為、免得有人自誇。(2:8-9)



基督教會恩典堂

Copyright ©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