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督徒可以沒有愛嗎?

很多人說,宗教都是導人向善,但每一個人都善的理解都不同。一般人認為善是人類道德上一種美好的概念,並且能夠在現實的生活中表現出來就是了。可能沒有人會去考究其中類別和程度的問題。聖經說,耶和華本為善、他的慈愛、存到永遠、他的信實、直到萬代。(100:5)同樣,聖經說,神就是愛。(約一4:8)即是說,只有耶和華的本身才是善和愛!

基督教是一個強調愛的宗教。新約聖經原文(希臘文)有三種愛,包括夫婦之間的性愛、朋友之間的友愛和永恒不變神的愛,都翻譯成「愛」。當耶穌查問彼得愛主的時候,彼得三次都回應說:愛!(21:15-17)很多人以為這是強調彼得對耶穌的愛,其實,耶穌頭兩次查問彼得愛主的時候,所用的「愛」字,原文是神聖的愛,犧牲的愛 (agapao),但彼得回應所用的「愛」字,原文是友誼的愛,情感的愛(phileo)。在程度上去看,即是耶穌對彼得原本的要求,是神那種完美的愛,但彼得卻不敢誇口這樣的回應耶穌。最後,耶穌以友誼的愛(phileo) 查問彼得,彼得似連以友誼的愛去回應也不敢,而終於也答了!所以,這個查問,並不是強調彼得的愛,而是耶穌對彼得的接納,並且將牧養群羊的重任交付他。

人人都需要愛,因為人是照著神的形像樣式而被造的。(1:26)可惜自始祖犯罪,(3:6-24)基於人的罪性,人卻不明白何為愛。直到耶穌成就救恩,聖經明說,主為我們捨命、我們從此就知道何為愛。(約一3:16)又說,沒有愛心的、就不認識神、因為神就是愛。(約一4:8)保羅說,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、並天使的話語、卻沒有愛、我就成了鳴的鑼、響的鈸一般。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、也明白各樣的奧秘、各樣的知識、而且有全備的信、叫我能夠移山、卻沒有愛、我就算不得甚麼。我若將所有的賙濟窮人、又捨己身叫人焚燒、卻沒有愛、仍然與我無益。愛是恆久忍耐、又有恩慈、愛是不嫉妒、愛是不自誇、不張狂、不作害羞的事、不求自己的益處、不輕易發怒、不計算人的惡、不喜歡不義、只喜歡真理、凡事包容、凡事相信、凡事盼望、凡事忍耐、愛是永不止息。(林前13:11-8)這段經文被稱為愛的典章。耶穌又要求信徒說,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、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。我怎樣愛你們、你們也要怎樣相愛。(約13:34)所以,基督教所講的愛,不只是含有道德真理、捨己犧牲的要素,其實,愛的根源就是指著神自己本身而說的。也就是說,回到神那裏,才找到真愛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