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3:1 〔大衛的詩。〕耶和華是我的牧者、我必不至缺乏。
23:2 他使我躺臥在青草地上、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。
23:3 他使我的靈魂甦醒、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。
23:4 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、也不怕遭害、因為你與我同在、你的杖、
你的竿、都安慰我。
23:5 在我敵人面前、你為我擺設筵席、你用油膏了我的頭、使我的福杯滿
溢。23:6 我一生一世必有恩惠慈愛隨著我、我且要住在耶和華的殿
中、直到永遠。
詩篇二十三篇,被稱為詩篇中的珍珠,作者是大衛。詩中論到他因為與神的關係而得著豐盛的人生。奇妙的是,大衛原本只是一名很平凡的牧羊人,但卻從餧養羊群,與豺狼搏鬥,搶救群羊的經歷中,親身的體驗和認識神!希伯來人一直以來都是以牧養牲畜為業,而牧羊則是埃及人所厭惡。(創46:34) 雅各早早就體會神對他的牧養,給他一生照顧和餧養的恩惠。(創48:15) 所以,神就被稱為以色列的牧者。(創49:24)大衛說,我必不至缺乏。即是說神是他的供應者。青草地,可安歇的水邊,即是長著新鮮青草的牧場。神不但是人生的嚮導,也讓人懂得休息,好重新得力,如同靈魂甦醒,繼續走路。羊的眼睛並不好,時常會走迷。迷失人生方向的人,比喻為迷路的羊。(路15:3-7) 義路表示了正確的路,在山區行走如果沒有找對路,不但浪費時間,更會遭遇不測。死蔭的幽谷,是指死亡的影子(salmaweth),如同漆黑的深谷,非常危險的境況。大衛因深信神的同在而毫不懼怕。杖是短棍,用來防禦強盜及豺狼的襲擊,拯救羊群;竿是長棍,上有彎柄,可作手杖,用來引導羊群。羊的聽覺很敏銳,不會跟著生人,因為羊認得牧羊人的聲音。 (約10:1-18) 這一長一短的棍,如同聖經,即是神的話語。信徒因此就知道甚麽是神的義路。(羅12:1-5)大衛不但以神為牧者,也以神為他的王。所以,最後大衛用大君王與臣僕的關係,把自己比作君王筵席裡的客人,表達出神恩的滋味。油象徵歡樂。古人喜慶宴樂時以香膏抹頭,代表歡樂和豐滿。會幕表示了神的同在,聖殿則是神居住的地方。雖然聖殿是在所羅門王時才興建,但早已存在大衛的心中。大衛也曾為聖殿預備了他一生所有的。故此,大衛盼望有生之年永遠與神作伴,因為神是大衛人生的嚮導,又是他的供應者和保護者,給他無限喜悅和信任!大衛之所以有這麽豐盛的人生,完全是因為日夕與神相對,建立出來的。